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4日,北京海淀区教育大会上,该区与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约,将深化校地教育协同发展,构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联合培养体系,实现每所中小学都有高校“导师”支持。同时,该区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联盟,将推动AI(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与资源协同。
《海淀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明确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质,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AI+教育”的海淀模式,建设学习型社会资源库等。到2027年,该区将全面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泛在可及、数智赋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海淀区将构建“基础教育+高校+高新企业”联合培养体系,搭建“每所中小学背后有一所高校、一个实验室、一家科技企业”的资源网络,塑造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创新引擎。目前,该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约,将在思政教育、科学教育、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