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工会系统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已将15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工作范围。近日,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外卖骑士代表,在与平台协商后签订《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双方明确强化骑手劳动保护与福利保障,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措施,优化路径规划与派单算法等。同时,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贴覆盖全国。除饿了么等7家企业已签订算法与劳动规则专项协议外,其余企业将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协商并签订算法协议。
恳谈会打破平台单方面定规则模式,以企业方与多地一线骑手代表以平等身份对话形式达成共识,为平台经济时代的劳动协商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其传递出的积极信号非常清晰:长期以来被算法追着跑的骑手,终于坐上谈判桌参与规则制定,为算法注入了人性“温度”,平台经济正从效率优先的单一导向,稳步转向以人为本的多元平衡。
回溯平台经济的发展,算法重效率、轻权益问题长期存在。为了追求更高的订单完成率与更快的配送速度,算法为骑手划定的时间红线不断收紧,超时扣款成了悬在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数骑手为避免扣款,在车流中抢时间甚至逆行、闯红灯,把配送路变成“生死线”;面对不合理的时间设定和模糊不清的扣款标准,骑手又难以有效申诉。这种现象背后,是骑手个体需求的被忽视,也是劳动权利的被架空。此次骑手与企业的平等协商,正是对上述“算法霸凌”的一次纠偏。《协议》中“逐步推行超时免责”和“优化路径规划与派单算法”等条款,表明算法开始纳入人文关怀维度。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管理理念的革新——算法不应只是冷冰冰的效率机器,而应成为兼顾用户体验与劳动者权益的平衡器。
此次协商是平台经济治理走向成熟的重要契机。当前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已突破2亿人,如何保障这一群体的劳动权益,不仅关乎劳动者福祉,更影响平台经济长远发展。此次企业主动邀请骑手参与规则修订,探索事前协商、共同治理的全新模式,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监管思路的进步。它证明平台可以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完全能通过沟通弥合分歧,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技术红利公平共享。希望未来此模式能逐步推广至更多中小平台企业,在更多平台、更多新就业形态中推广劳资双方平等对话机制,让数字时代的劳动者都能感受到规则温度与权益保障。(项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