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my4fast.com/cache/ce/798b9/1b1ab.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从小喝到大的娃哈哈要没了?“娃小宗”横空出世,藏着豪门夺权大戏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小喝到大的娃哈哈要没了?“娃小宗”横空出世,藏着豪门夺权大戏
首页>时政频道>要闻>正文

从小喝到大的娃哈哈要没了?“娃小宗”横空出世,藏着豪门夺权大戏

来源:{getone name="zzc/xinwenwang"/}2025-09-15 22:44:01

娃哈哈还没老,“娃小宗”先来了。

最近去超市买饮料的人估计都发现了件怪事:货架上那瓶印着 “娃哈哈” 三个大字的 AD 钙奶,悄悄换了新包装。瓶身上原本熟悉的 logo 旁边,多了个陌生的名字 “娃小宗”。这可不是简单换包装那么简单 —— 陪伴了几代人的国民品牌,可能真要变天了。

短短几天,“娃哈哈将启用新品牌” 的话题阅读量就突破了 550 万,评论区里满是不舍和质疑。

这背后,是一场豪门大戏的终章预告。

老牌子突然换名,网友集体破防

对 80 后、90 后来说,娃哈哈可不是普通饮料那么简单。过年时长辈塞在手里的 AD 钙奶,上学路上偷偷买的营养快线,熬夜复习时喝的激活维生素水…… 这些印着 “娃哈哈” 字样的瓶子,装着的是大半个青春记忆。有网友说得实在:“我们喝的哪是饮料啊,喝的是小时候的快乐!”

这个 1987 年诞生的品牌,陪着中国老百姓走过了近 40 年。从最初的儿童营养液到后来的矿泉水、八宝粥,娃哈哈的产品渗透到了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里。在很多县城小镇,小卖部最显眼的位置永远摆着娃哈哈的产品,连村口大爷都知道 “那个带笑哈哈 logo 的饮料好喝”。

所以当 “娃小宗” 这个新名字冒出来时,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懵的。“好好的娃哈哈不用,非得整个拗口的新名字?”“感觉像山寨货,以后给孩子买都得犹豫了”…… 各种质疑声里,藏着的是对老品牌的深厚感情。有网友翻出宗庆后早年骑着三轮车送货的老照片感慨:“宗老爷子辛苦打下的江山,怎么说改就改了?”

商标使用权卡壳,接班人和国资杠上了

其实这次换标背后,藏着个挺无奈的现实:宗馥莉想用 “娃哈哈” 商标,却没那么容易。

根据流出的内部文件,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 商标的使用得全体股东点头才行。而现在的股权情况有点复杂:国资背景的上城区文商旅持股 46%,是第一大股东;宗馥莉自己持 29.4%,加上工会的 24.6% 才勉强过半。这就意味着,国资手握商标的 “钥匙”,不给用就没办法。

更麻烦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年和达能合资时没理顺的 387 件商标转让,成了现在的 “定时炸弹”。据说宗馥莉曾出价 1 亿想买下商标,结果被国资拒绝了。自家老爷子创的牌子,现在想用却得看别人脸色,换谁都得着急。

2024 年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接棒成为实际经营者。但摆在她面前的难题不少:一方面国资握着商标权,另一方面老合同的纠纷没理顺,继续用 “娃哈哈” 商标随时可能踩雷。内部文件里就明说,是为了 “维护品牌使用的合规性” 才不得不换标。

于是 2025 年上半年,宗馥莉旗下的宏胜集团悄悄注册了 “娃小宗” 商标,连 “宗小哈”“娃小哈” 都一并申请了,看来是早有准备。到 9 月正式通知一出,大家才明白:这是要另起炉灶了。

经销商慌了:卖了十年的货,说砍就砍

比消费者更慌的是经销商们。做了十几年娃哈哈代理的王老板最近愁得睡不着:“今年销量比去年少了两成,现在又要换品牌,以后货还怎么卖?”

娃哈哈能火这么多年,靠的就是遍布全国的 “联销体” 渠道。小到县城的夫妻店,大到城市的连锁超市,都靠这些经销商铺货。但宗馥莉接手后,开始大刀阔斧清理渠道 —— 年销量不到 300 万的经销商直接被淘汰,部分老工厂也被关停。

“合作十几年的老伙伴,说砍就砍?” 有经销商吐槽,自己仓库里还压着几十万的老包装货,现在突然说要换 “娃小宗”,超市老板都怕没人买,根本不愿意囤货。更要命的是,有些地区的工厂被关掉后,供货都成了问题,偏远县城的小卖部断货成了常态。

内部员工看得更透彻:“怪不得前段时间裁了那么多人,换品牌哪用得了这么多人。” 还有人悲观预测:“换成新商标,区域经理们肯定留不住,业绩不好做,收入也上不去,天天被骂会是常态。” 一位前员工甚至断言:“明年大部分经销商都会离她而去……”

豪门内斗比电视剧还精彩

这场品牌变更风波,还牵扯出更狗血的家族恩怨,被网友调侃 “短剧都不敢这么编”。

最抓眼球的是宗庆后私生子女争产的戏码。三个持美国护照的 “宗家子女” 突然冒出来,要求冻结宗馥莉名下的 18 亿美元资产,还要瓜分估值超 200 亿的股权。网友给这场闹剧起了个段子式的名字 ——“三个 J(三人英文名首字母)围攻一个 K(宗馥莉英文名 Kelly)”。

更戏剧性的是公众的站队。因为三个私生子女是美籍,而宗馥莉被塑造成 “民族品牌守护者” 形象,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宗馥莉。微博上 “声援长公主” 的话题阅读量破 10 亿,连东北的小超市老板都放话:“宗姑娘来巡店,矿泉水我包了!”

家族内部的矛盾也摆上了台面。宗馥莉被指拖延私生子女的信托设立,还关停了继母杜建英持股的陕西、衢州工厂。有知情人爆料,这是 “借公权报家仇”,因为杜建英早年就和宗馥莉母亲施幼珍不对付。网友看得津津有味,有人总结:“上任先砍皇亲,再砍前朝老臣,完了开始斗私生子,这剧情比《甄嬛传》还带劲。”

面对 “六亲不认” 的批评,宗馥莉的支持者觉得委屈:“她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当亲戚抱怨被抢了生意时,网友直接回怼:“说别人小气的,往往是自己没占到便宜。” 这种舆论战让原本的商业决策,变成了全民围观的豪门大戏。

新品牌能撑多久?老粉们心里打鼓

虽然宗馥莉这边动作果断,但 “娃小宗” 的前景实在让人捏把汗。

要知道,“娃哈哈” 这个商标估值高达 900 亿元,是实打实的金字招牌。失去这个招牌,相当于重新从零开始。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步棋风险极大:成了,宗馥莉能打造完全独立的品牌体系,甚至可能上市融资;败了,渠道崩溃、消费者流失,可能连老本都保不住。

消费者这边已经放出狠话:“改了名就不买了!” 在超市里,不少人拿起 “娃小宗” 看了看又放下,还是转身选了老包装。一位妈妈的话很有代表性:“给孩子买了十几年 AD 钙奶,突然换个名字总觉得不放心,宁愿多花点钱买别的牌子。”

经销商的犹豫更直接。往年这个时候,大家早就开始给娃哈哈打款备货,等着参加 11 月的经销商大会。但今年,很多人都在观望。“万一投了钱进去,新品牌卖不动怎么办?” 这种顾虑让宗馥莉的渠道改革举步维艰。

更尴尬的是 “娃小宗” 这个名字本身。网友们集体吐槽不够响亮,“不如叫宗哈哈”“听着像山寨货”。有营销专家直言,新品牌名没能延续原有品牌的亲切感,还带着明显的个人印记,很难让大众快速接受。

这场由商标纠纷引发的品牌变局,说到底最受伤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和经销商。那些靠卖娃哈哈养家糊口的小老板,那些对老品牌有感情的普通人,都在这场豪门权力游戏中被裹挟前行。

超市货架上的 “娃小宗” 还在陆续上架,只是旁边总有人拿起瓶子议论纷纷。这个承载了近 40 年国民记忆的品牌,到底能不能在新名字下继续走下去?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对很多人来说,那个印着 “娃哈哈” 的青春,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责编:{getone name="zzc/mingzi"/}]
阅读剩余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