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城市旅游“流量密码”的海洋公园
何以至此?
在今年夏天,海洋公园已经命悬一线。7月中旬,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开发公司”)被合作方申请破产重整,项目已身陷诸多诉讼纠纷,负债累累;湖北小梅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国企大股东披露了拟转%股权的意向,该项目今年上半年净亏损万元。
曾经是城市旅游“流量密码”的海洋公园,何以至此?
2023月,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的美人鱼表演。摄影/本刊记者 赵隽
明星项目身陷困境
𱎻万元的技术服务费,竟被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拖欠了三四年。海南一家环境科技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在三四年前为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提供水土保持的技术服务,但对方从首付款开始便一直拖欠。
2010年,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项目计划落地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它既是富力集团进军文旅产业的标志,也是改变黎安个村庄命运的转折点。当时大概没有人想到,15年后,这个明星项目将债务缠身,身陷困境。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信息,7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通过,开发公司被合作方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
开发公司已无力偿付欠款。一批在去月审结的、开发公司与其他合作方的合同纠纷执行实施执行裁定书显示,合作方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证了开发公司名下的财产,也前往陵水黎族自治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调查,均未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六七年前,海南南洋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开始为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提供污水处理设施,游泳池、水景池设备及安装服务。一位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总计被欠款万元,对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欠款折,折算成公司旗下房产。“从未想过会差那么多钱。如果换成房子,卖出去估计还得再折。”他感叹。
关于被申请破产重整,富力集团副总经理兼海南海洋欢乐世界董事长刘小鸥此前对媒体回应,这是前期开发遗留问题,正在和政府一起积极化解。
资料显示,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是海南省重点规划项目,总投资亿元,一期投资亿元,规划占亩,分𰹉大园区、9大场馆、5家酒店。一期项目原计年开业,但年才启动试营业,2021年才全面开业,一度引发争议。而年开业后,该项目不仅要直面疫情的影响,还迎来了更多竞争对手,如海花岛海洋乐园、海棠湾亚特兰蒂斯、三亚海昌梦幻不夜城等。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早年间,房企与地方政府存在一种合作模式:房企承诺投资地方政府规划的项目,以换取低价拿地、政策优惠等支持。海洋公园是典型的“敲门砖”之一。
“这理论上是双赢,主题公园往往规划在城市边缘,房企拿地开发后能带动区域价值,也利于房地产项目。但如果开发方只是为了拿地,并不用心、专业地投入公园的建设与运营,项目也难具备市场竞争力。”他说。
快速扩张的后遗症
伴随房地产行业年的高速发展,国内水族馆行业也经历了一段快速扩张、技术粗放的时期。
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加,“水族馆”的名称转变为海底世界、海洋馆、极地海洋世界、海洋公园等。总量上,2005年仅家,2013年增长家,截年已有家。“8年间,每年开家,在全世界没有先例。”亚洲水族馆技术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师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据他统计,目前国内约家水族馆;除去微型水族馆,仅统计有引进保护动物并在政府备案的,则家。除了个别有国企背景,九成以上由私人运营。
“增速过快导致同质化严重,行业整体质量不仅没有提升,还有所下滑。”师哲指出。首先是催生了很多无设计、运营经验或资金投入的“三无水族馆”,超四成的市级地产水族馆可以归纳为这一类型。理论上,水族馆的设计、建设需—5年的周期,许多生物要提前半年至一年预订,鱼类等生物需天以上的检疫周期。
师哲提到,地产背景的投资方往往追求“多快好省”,重视短期投资效益,要求快速回笼资金。因而,相比于通过提升维生系统、饲养技术以降低生物损耗的具有较高展示质量的水族馆,三无水族馆更习惯将海洋生物视作消耗品。
“在开业前通常购买大量廉价且少数几类鱼,例如黄金鲹、鳐鱼、银鼓鱼、燕鱼等,在节假日期间不出现大量死亡就算成功,生物的完全损耗时间基本不超过半年。由于养不活,鱼的种类就逐步降级,数量逐渐减少。”他说。经测算,三无水族馆的开业生物损耗率%以上,稳定后,生物年损耗率%以上。相较之下,国内第一、第二梯队的水族馆能分别保%以内、5%以内的生物年损耗率。
大型海洋动物的养护更为不易。例如,2023月,湖北荆州小梅沙海洋馆内一只雌性白鲸“苏菲”被曝死亡,寿命岁,而白鲸的寿命通常—60岁。
其次,与地产关联性强的水族馆也更习惯在地产体系里寻找设计和施工方。“大部分预算变成了钢筋混凝土,追求场馆外立面的‘高大上’。但对于水族馆而言,更考验专业性的是后场设计与施工,不同海洋生物的过滤系统、生态系统、策展方式等,都涉及复杂的工程计算和生物知识。”师哲说。
同质化严重的背后,是专业人才缺乏,行业技术断代的现实。他表示,—2005年中外合资发展旅游业时期成立的水族馆,不少馆长是“专业人员”,自身精通养殖技术。行业高速扩张后,集团下派、投资方背景的经理加入,与馆长争夺管理权,也逐渐导致技术断代。
不能“拉闸”的公园
当水族馆自身经营情况不景气,资产长期亏损,逐渐从地产公司的“敲门砖”,沦为被甩掉的“包袱”。
7日,国企深圳特发集团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了对湖北小梅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股权的转让意向,后者为湖北荆州小梅沙海洋馆项目的运营主体。海洋馆是荆州海洋世界一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正式开业。据转让公告,湖北小梅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年净亏.3万元,今年上半年净亏.7万元。
这种经营压力普遍存在,即便是中国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运营商也不例外。海昌海洋公园(下称“海昌”)目前在国内自持并运家大中型海洋文旅项目。据其财报,2020年度,企业净亏.5亿元;2022—2024年间,企业分别净亏.96亿元、1.97亿元.40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仍在持续。截至去年底,集团的净负债比率.4%,2023年底这一数值.5%。不乐观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使之持续面临财务风险。
“大投入、大运营、大产出”是水族馆运营的基本特点,这也削弱了其抗风险能力。
水族馆多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一个大型项目的投资支出会对当年的财务报表产生较大影响。2018年,投亿元建成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正式开业。2020年,海昌又.3亿元竞得三亚市海棠湾林旺片区一地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开发三亚不夜城项目;2021年,海昌再投亿元进军郑州,打造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度假区。2020年,其净负债比率升.0%。
海昌也年开始割肉求生,将其位于武汉、成都、天津、青岛的四座主题公园出售给韩国私募基金MBK Partner,获得.3亿元的资金流入。
“遇到危机,迪士尼、影城等陆上公园可以拉掉电闸、给员工放假以节省成本。但对于海洋公园而言,即便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也不能拉闸,尤其不能省去动物养殖、保育和训练的成本。”林焕杰解释。
一家中型水族馆的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其员工最多的部门是养殖部、餐饮食堂和动物部,均人以上;其次是工程部,人以上,单人薪资—5500元/月。电费方面,以中型水族馆为例,若选择以重力沙滤为主的成熟过滤方式,年电费万—300万元;若选择砂缸过滤为主,则更加依赖设备耗能,年电费万—600万元。
饵料方面,中型水族馆的年支出万—80万元,大型海洋公园的年支出万—300万元。包括水电、饵料、人工成本,养一头海豚、白鲸和虎鲸的年支出分别万—70万元、70万—90万元万元。
海年年报称,其生物总保有量超万只,其中大型极地海洋动物余种、1000余只,包括企鹅、海豹、海狮、海豚,以及虎鲸、白鲸、伪虎鲸、鲸鲨等,累积繁育大型珍稀海洋动物超千只。
师哲表示,一家水族馆“没钱”之后,首先会削减人员数量、以更低廉的价格进行社招,继而影响场馆卫生、生物健康,降低维护质量、延缓设备的维修与升级,取消策展,影响游客体验,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破局?
为了继续活下去,有的寻求“卖身”,有的仍不断寻找“白衣骑士”,寻求资本输血。
海昌的艰难转型,是国内水族馆困境的一个典型缩影。6日晚,海昌发布公告称,公司以每.45港元向祥源控股集团旗下企业发亿股新股,总代.95亿港元。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集团将间接持有海昌海洋公.6%股份。由于其认购价较当日收盘价折.4%,业内普遍评价这是一次“抄底”级的收购。
事实上,海昌更早就意识到了水族馆重资产投入模式的风险,2015年,公司开始提出轻资产模式,轻资产业务年更名为OAAS(Operation As A Service)业务。具体看来,主要表现为与区域小型海洋馆合作,输出管理能力和品牌;与有实力的投资方、地方国资平台等合作,打造围绕海洋主题的大型项目;以海洋文化为核心,从乐园向酒店等其他出行场景延伸等等。
目前,正在推进中的北京、福州、宁波前湾新区的海昌海洋公园项目均采取了轻资产运营模式。以北京项目为例,预计总投资亿元,由通州城市建设运行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土地获取和投资建设,海昌则负责运营管理。
IP运营业务是海昌转型的另一条路径。海昌与奥特曼等国际级IP合作,将IP商品化与主题公园、景区、生活方式酒店、商业物业等地面消费娱乐场景融合。财报指出,上海公园的奥特曼主题酒年的入住率超%,“持续地引入优秀IP,将大大拓展公园板块的收入高度,并优化收入结构”。
为了降低长期运营维护成本,海昌海洋公园还推出仿生海洋生物产品,如上海公园火山鲨鱼馆展缸中的仿生鲸鲨,身.7米、重公斤。海昌海洋公园高级副总裁李珂晖曾表示,从长期看,仿生机器人在能耗、饵料、养护、人工、运输等方面成本远低于活体生物展示的运营成本。
消费端也有挑战,林焕杰指出,游客的消费越来越理性,“钱包收紧了”。
据海昌年报,2024年,海昌旗下公园的入园人次共计万人,同比增%;公园运营板块的收入.85亿元,同比下滑.1%,这意味着人均消费金额的下降。
师哲指出,水族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也表现在二次销售方面。他建议,参考国际成熟水族馆的经验,有一定基础的水族馆应重视发展二销业务,如围绕馆内动物的故事进行文创开发,与流量联动。“只要会设计,即使是围绕一种鱼类,例如金枪鱼,也可以扩大成一个展馆,设置剧场,而非只能是大型动物。”
综合看来,他认为,出现危机的项目仍是个例,行业仍有发展潜力。从市场密度看,美国人万人有一家水族馆,欧洲人万人有一家水族馆,在中国市场,家水族馆计,这一数据万—700万人,市场仍未饱和。
不过,海洋馆饲养鲸豚、鲨鱼等大型海洋生物,长期存在动物福利争议。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海洋馆养殖大型海洋动物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打破了生态平衡和物种遗传多样性,导致基因瓶颈;其次,在人工环境,因空间不足和自然行为受限,大大影响其健康和寿命。”
但从长期看,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将倒逼创新与转型。“我们应清楚,发展旅游地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做旅游是为了做地产’的产品将会死一大片。”CTDU中旅联董事长符奕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未来,他更看好小而精的海洋旅游产品,例如跨界打造复合型消费场景,融合科技、演艺和IP创意的特色产品。
海洋公园的“明星”,早已不是虎鲸了,甚至也不是海洋生物。
前不久,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庆祝了奥特曼主题馆开𰴇周年,近年来,园区内不仅有身米的赛罗奥特曼这一“金字招牌”,也用奥特曼演出、藏品和主题酒店吸引游客。打开香港海洋公园的官网,近几年宣传力度最大的是大熊猫家族,公园围绕熊猫推出了款限定周边。在大多数水族馆,美人鱼等NPC也不逊色于海洋动物表演,已成为游客打卡分享的首选。
记者:王诗涵
编辑:闵杰
运营编辑:马晓轶
关于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当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