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交所9月11日披露,BeBeBus品牌母公司——不同集团正式通过上市聆讯,中信证券、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不同集团专注于设计并销售育儿产品,于2019年创立了品牌BeBeBus,诞生短短几年,便完成从“新品牌”到“行业头部”的跨越。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的GMV计算,BeBeBus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9%。
CAGR高达236.8%,增长盈利双重提升
当下,中国母婴行业正处于结构性变革的关键期,政策与市场需求形成双重推力。
随着2025年国家级育儿补贴制度落地,中国中高端育儿市场呈现了“逆势扩容”态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中高端育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20年的人民币256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340亿元,预计2029年将高达人民币509亿元。
在这样的行业浪潮下,BeBeBus凭借其对新生代父母需求的敏锐洞察,聚焦产品痛点破局创新,精准把握住了市场机遇,逐步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财务数据显示,不同集团的增长态势显著: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人民币5.07亿元稳步增至人民币12.49亿元,三年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56.9%;毛利同步从人民币2.42亿元攀升至人民币6.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进一步提升至61.3%;2022年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CAGR)上涨至236.8%。
图片来源于不同集团上市申请版本
营收规模与盈利质量实现双重优化,展现出其扎实的业务韧性,也意味着不同集团正以自己的方式、以极快的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建立了一条具有相当优势的护城河。据不同集团上市申请版本,BeBeBus的订单中,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的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人民币2400元以上,维持较高的客单价水平。
敢革新,破局到跃升成就标杆
回溯发展路径,BeBeBus真正做到了“敢”于革新。对同质化的坚决说“不”,拒绝盲目趋同,敢于突破传统“功能至上”的旧逻辑,更敢于直击新生代父母的深层需求。凭借前瞻性洞察,将用户需要但被忽视的痛点作为差异化创新的原点,从而实现与新一代父母的深度契合,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品牌竞争力。
在战略布局上,BeBeBus同样果敢坚定:2019年,以原创设计的婴儿车为切入点,锚定高端用户客群,随后逐步扩展到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等高客单价的耐用型育儿产品,并通过场景化的布局,从单一产品逐步扩展到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卫生护理四大关键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原创设计驱动创新,BeBeBus将跨界技术与极简美学理念融入产品,让育儿产品不再只是工具,而是生活方式的象征。
BeBeBus婴儿床,以极简设计契合现代家居审美,采用ABS材质和航空级铝合金框架,无油漆、无甲醛,融入现代家庭育儿空间,视觉上更像一件家居艺术品;遛娃神器“蝴蝶靠背”的护脊设计,舒适与安全性能兼备,以简约线条成为“出街单品”;纸尿裤采用日抛包装,每片独立密封防潮防尘,成为众多家长的“心仪之选”;安全座椅使用跑车级Cobra记忆棉,一体成型座舱,高能抗震缓冲,带来充满关怀的全新出行体验......
正是这样的独创性,让BeBeBus迅速实现了从母婴耐用产品到快消品市场的全面延伸,跃升行业新标杆。
经过快速积累用户基础以及场景化的布局,不同集团开始利用渠道扩张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进入KA渠道。其分销商及KA客户运营的第三方门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742家,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3400家,并陆续在宁波、香港开设体验店。同时,不同集团正将业务布局全球,让品牌拓展至欧洲、北美、日韩等主要国际市场,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立足之本:产品力契合+链路把控
BeBeBus在高端母婴消费市场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究其原因,是它做到了产品力与用户需求的深度契合。
BeBeBus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力求在设计环节就保证产品的差异化,并从原材料、工艺到生产,品牌全程把控并建立精密管理体系。其产品团队核心成员都有着有10年以上母婴细分领域从业经验以及跨行业专业背景,多元化的团队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管控能力。
为了确保核心产品的竞争力,BeBeBus从2021年起,便建立了一座拥有一体化、精益化、现代化的自研、自产工厂,通过了IATF16949体系认证,并计划2026年在宁波投用第二家工厂,预计年产能达80万件,为其在高端育儿消费市场持续爆发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BeBeBus正加速推进ESG工作建设,围绕供应链管理、雇员管理、企业管治、能源消耗及废物产生五大维度构建体系。据悉,其自有工厂已为太空舱、探月家Pro、天文家Pro、花瓣学坐餐椅、大白婴儿床等多款核心产品获取碳足迹认证(碳标签),并获得EATNS碳管理体系认证,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夯实产品力。
冲刺港股,资本强加持
BeBeBus创立初期便以场景化的创新与精准的育儿需求洞察,打破行业固有认知,赢得了更多市场关注。据悉,不同集团在2020年至2021年,仅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三轮融资。先后完成的A轮、A+轮和B轮融资,成功吸引了像天图资本、高榕资本、经纬创投和泰康人寿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加入。
本次不同集团香港IPO募资金额计划将用于以下用途: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扩大公司于海外市场的影响力;用于公司的品牌活动及公司销售网络的扩大;用于研发新品;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