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记者 陈新 周莹 通讯员 熊纠
民生福祉,就业为本。“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咸宁市大力稳就业保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开展就业促进活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28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18.22%;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1.38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42.25%;累计扶持创业2.65万人、带动就业8.06万人,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177%、161%。
这五年,咸宁市每年“省考”就业综合指数成绩均在全省第一方阵,先后成功创建“赤壁青砖制茶师”“咸宁护工”两个劳务品牌、1家企业被评为劳务品牌领军企业。市人社局、通城县就业中心被省政府表彰为就业创业先进集体,人社系统3人被省政府表彰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
招聘:就业服务架起“连心桥”
今年5月24日,咸宁“引才专列”开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活动现场,59家事业单位携88个“政聘企用”岗位和85个高层次人才岗位亮相,吸引2000余名大学生前来咨询,现场报名人数达420人,达成就业意向273人。
才聚香城,智汇咸宁。2022年起,咸宁市赴省内外“双一流”高校开展定向招聘引才活动,引进一批急需紧缺高素质人才,服务咸宁市现代化产业体系人才需求。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高校毕业生服务月”……市人社局常态化开展公共就业招聘活动“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活动”,为企业与用工单位搭建供需服务平台。五年来,全市累计组织举办招聘活动1474场,服务各类用人单位2.62万家次,发布各类就业岗位65.5万个次,企业用工需求保持平稳。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市人社局探索建立用工前置保障服务新机制,动态掌握全市重点产业及工业规上企业信息,形成涵盖274个在建(扩建)项目、920家工业规上企业的精细化服务清单,抽调40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人社服务专员”,全过程提供用工服务。
记者手记
感受“数字”背后的民生维度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28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18.22%;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1.38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42.25%……“十四五”一组跳跃的数字,显示全市就业工作五年规划目标“提前超额完成”,也让人感受到咸宁“第一民生”多个维度的温暖和力量。
这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各级“一把手”抓“第一民生”。每年新春第一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就业列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来部署,年中抓落实,年底结硬账,年年交出让人民满意的就业答卷。
这是市人社部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工作落实力度。五年间,举办1474场招聘,培训10多万人次,服务1100多个企业和项目,擦亮“才聚香城 智汇咸宁”“咸宁护工”等多个就业工作品牌,就业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方阵。成绩的背后是心血汗水,是责任担当。
这是全社会促就业、帮创业的关注民生热度。每一场招聘会,企业提供含金量高的岗位;每一个创业项目,相关部门一路绿灯……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再到每一个就业个体,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就业创业的“接力跑”,共同谱写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发展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