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小姐竞选”落下帷幕,冠亚季军揭晓后,迅速在网络引发巨大争议。不少声音直言,今年港姐三甲的样貌和往届港姐相比,“丑到没眼看”,冠军更是因嘴部形态、泪沟等问题,被指“一脸苦相”。
回溯港姐选美的辉煌过往,李嘉欣、袁咏仪、张曼玉等往届港姐,凭借出众容貌与独特气质,成为大众心中经典的美人标杆。她们或是明艳动人,或是清丽脱俗,在颜值上几乎无可挑剔,也让港姐选美与“高颜值”深度绑定。
可如今审美早已进入多元时代。过去单一的“浓颜大美女”标准,不再是评判美的唯一尺度。不同的脸型、五官特点,都能展现出别样的美。港姐选美也在与时俱进,除了容貌,选手的才智、素养、对社会的认知等,都被纳入考量范畴。今年的港姐三甲,或许在传统审美视角下并非完美,但她们能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必然有其闪光点,比如在才智问答环节展现出的思辨能力,或是在公益活动中体现出的责任感。
将“丑到没眼看”这类过激评价加诸于她们身上,既忽略了选美标准的演变,也缺乏对多元审美的包容。美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港姐选美也不该只停留在对容貌的苛责上,更应看到选手们内在的魅力与时代赋予选美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