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9月全国科普月期间,天津以1000余场精彩的科普活动,点燃城市的创新热情。此次科普月,天津将核心市级主场活动细化为“科普市集”“天津科普之夜文艺展演”等板块,最大限度地拓宽了民众参与渠道,让科普触角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
厚植创新文化传播土壤
在滨海新区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范旭东纪念馆生动展示着20世纪初民族化学工业先驱的创业历程。
天津市民张先生在参观后感慨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前辈科学家开创民族化学工业先河的艰辛历程,被他们矢志报国、实业报国的崇高理想深深感动。”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宣传爱国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天津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建华表示,市科协希望把这样的文化阵地建设得更强更好,将它们打造成为天津的创新文化传播中心,让科学家成为人人向往的职业,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截至目前,天津已建成11家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8家市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
不仅如此,天津市科协还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文化传播活动。2023年以来,市科协联合教育部门推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六个一”活动。该活动已在天津50所中小学校举办上百场次,近两万名师生参与。天津市四平东道小学校长焦茹说:“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不仅了解科学,更要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未知。”
在打造创新文化精品力作方面,天津市科协与多家单位合作,推动《侯德榜》《杨石先》《王承书》等科学大师原创话剧展演,制作播出《力量》《攀登》等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专题片,编制发行《天津科学家风采录》等优质图书。
天津市科协宣传文化部负责人表示:“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要通过话剧、影视、图书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科学家的先进事迹,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奉献与追求。”
构建创新文化服务体系
“球幕电影让我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冰河世纪!”“中国大火箭太震撼了!”……天津科技馆内,孩子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今年暑假,这里热闹非常。孩子们感受着科学带来的无限魅力,写下了天津全域科普工作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
2019年,天津率先提出“全域科普”工作理念,推动形成“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工作格局。“科学大家话科普”“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爱科学”等活动和传播栏目成为大众关注的科普传播品牌。
调查显示,天津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位列全国第三,为科技强市建设培育了深厚的土壤。
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催化剂”,也是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2023年,“天开创新沙龙”创办。该沙龙围绕“高端人才、前沿科技、产业需求”已连续举办25期,成为天津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的品牌活动。“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希望天开创新沙龙在促进学术交流、分享前沿成果、营造创新氛围的同时,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伟大事业。”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罗进飞表示。
这个9月,天津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不仅让创新文化深入人心,为加快科技强市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力量,也让该市人民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和无穷魅力。
张建华表示:“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而优秀的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得以萌发的重要土壤。天津市科协始终将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创新文化建设作为核心工作,从文化传播土壤培育到服务体系构建,层层递进筑牢创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