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my4fast.com/cache/55/0b8bb/7b522.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工友夜校”赋能智能建造 农民工变身“数字工匠”

面目一新网面目一新网

“工友夜校”赋能智能建造 农民工变身“数字工匠”

在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长流陂项目的高压电实训区,职工杨加开和工友们正体验着模拟触电体验仪,当人把手放在上面时,智能系统立即触发沉浸式体验,模拟人体遇到三级、二级、一级配电电流的体感。实训区里配置了各种标准化应急预案可以现场学习——这是近日农民工们在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工友夜校”学习的一个场景。

该公司在广东广州黄边村项目等重点项目现场强化智能应用,智能放线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已成为工人们提升效率与精度的得力助手。面对建筑行业智能化升级浪潮和一线工友的焦虑,该公司以技能人才升级为引擎,构建“理论+实操+竞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引领劳务工人加速从传统“工”向现代“匠”转型,为建筑行业注入“智造”新动能。该公司打造“工友夜校”与高标准实训中心,推出包含智能测量、装配式施工、智能装备等12门核心课的“数字技能菜单”,工友根据自身岗位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选学。

杨加开是一名建筑电气工人,他与所在班组的工友进行了模拟触电体验仪的操作学习。“以前处理这类事故全靠经验,现在每个步骤都有标准化预案,这有效提高了现场工人应急处理技能水平。”杨加开说。

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项目遍布大湾区多个城市,在项目里,类似杨加开这样的农民工有许多。在深业世纪山谷项目,班组长杜林广通过公司“工友夜校”的BIM建模培训,学会了用平板电脑浏览三维模型,提前读取管线排布信息。通过模型可视化,提前发现设计图纸错漏碰缺,及时反馈项目部协调处理,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现在,他的班组会议总少不了一台搭载BIM协同平台的平板电脑。在施工过程中,他通过比对模型与现场数据,发现了现场施工误差导致的风管偏移问题,团队及时调整后避免了大面积返工。如今,他带领的班组将安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多个项目内,公司精心打造多样化智能设备空间,以数智技术赋能项目全周期生命管理。去年以来,通过“工友夜校”与高标准实训中心培训,已有逾300名工地农民工通过严格考核,获得公司认证的“数字工匠”,27人成长为项目数字化管理骨干。

赞(926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面目一新网»“工友夜校”赋能智能建造 农民工变身“数字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