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舌”是怎样练成的?

本报记者 吴铎思 本报通讯员 肖君

走进酒窖,通过取酒器从一个橡木桶中取出一杯葡萄酒,轻轻晃动酒杯,闻一闻香气,看一看颜色,喝到嘴里品一品,咽下一点,再将嘴里的酒吐掉……这是李长春日常的工作内容。

李长春今年34岁,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的唐庭霞露酒庄有限公司工作。这些年,李长春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目前已是企业的技术骨干。

俗话说,品酒六分靠闻,四分靠尝,品酒最重要也最考验人的步骤就是闻香。人的嗅觉器官比味觉器官灵敏1万倍,品酒师通过闻就能知道葡萄酒酿造所使用的原料、发酵过程的优劣等。

“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对葡萄酒都很重要,闻香是我最喜欢的环节,是茉莉花香、小白花香还是青苹果、黑樱桃的香气,原料是赤霞珠葡萄还是蛇龙珠葡萄、水晶葡萄,都能靠闻辨别出来。”在李长春看来,这些香气复杂多样、层次丰富、韵味悠长。

“品酒师首先要有一定的嗅觉、味觉天赋,但更多的还是靠后天训练,这和运动员训练是一个道理。成千上万次地品尝样品,才能在长年累月中磨炼自己的味觉、嗅觉,把各种成分、物质的味道‘刻’进大脑。”李长春介绍说。

葡萄酒的品质,与品酒师的“望闻问切”技能密切相关。

从下胶、过滤、冷冻,到再过滤、恢复温度、膜过滤……一瓶酒诞生的全部过程李长春都参与其中。对半成品酒进行分级和质量评价,提出发酵、蒸馏工艺改进建议,对酒的贮存过程进行质量鉴定……每一瓶好酒的背后,都有成千上万个样本,李长春需要不断在样本中筛选、淘汰,最终确定出最优质的那一款。

为了保证自己的“万嗅鼻”“百味舌”时时敏锐,生活中,李长春饮食清淡少盐,从不吃辛辣食物,也不吸烟,保持作息规律。

每天,李长春不是在生产车间,就是在酒窖里忙碌,他的身上、手上、鞋子里常常湿漉漉的。秋收季节,他要在田间地头参与葡萄采收,然后编条、埋土防寒,春天则要将葡萄枝条翻出来修剪,再一枝枝绑好。

“刚工作时,一位老师傅说,这一行非常苦,关键看能不能坚持下来。我想,我会坚持下去,因为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已经融进了每一滴‘琼浆玉液’中。”李长春说。

马鞍山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