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者和苏超128天的深接触:平凡人的故事最动人
【编者按】
苏超第11轮南京与徐州的比赛,南京奥体中心主场坐进了60817名观众,继第6轮南京对苏州的60396人和第9轮南京对盐城的60633人之后,再一次刷新了苏超以及国内业余足球赛事的现场观众人数纪录。
作为今年中国体育和文旅项目中的现象级爆款,苏超走过4个月热度不减,吸引了海量球迷和大众的关注,引发了广泛热议。与此同时,一些人的生活也在因为苏超发生变化。当下,澎湃新闻记者找到了几位与苏超存在交集的个体,通过这些站得更近的人,来看看他们眼中的苏超是什么样子,去还原一个真实且极富情感色彩的苏超。
范杰逊除了撰稿之外,还做了一档名为“苏超大白话”的播客节目,为听众带来了许多苏超背后的故事。
从苏超诞生到如今过去了128天,作为一名记者,范杰逊也与苏超这个全新的赛事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学生时代拿下省运会足球比赛的冠军,到如今作为一名记者报道苏超、参与苏超,在范杰逊眼里,苏超早已不是一项简单的赛事,而是倾注了更多普通人情感和共鸣的平台。
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人人都是苏超记者
范杰逊是新华日报旗下新媒体平台交汇点的一名记者,过去主要是跑时政和社会新闻,唯一一次跑体育是因为青奥会在南京举行。但随着苏超的火热上演,他也变身成了一名苏超记者。
“交汇点有多少记者跑苏超?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人人都是苏超记者。”这是范杰逊的一句笑谈,也是事实。因为苏超的火爆,范杰逊感觉自己的工作一下子忙了许多。过去几个月,他和同事们围绕苏超不断挖掘背后的故事,力求做出鲜活且有深度的报道。赛事期间,还有不少非体育条线平时也不看球的记者请教范杰逊, 比如什么是越位,什么是任意球。
“不说100%扎在苏超上吧,80%的工作都是围绕苏超。” 忙归忙,范杰逊有些乐在其中的意思,他学生时代一直在踢足球,曾经以队长身份代表南京市队赢得过省运会的冠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圈内人。
淮安队主教练董松(中)在苏超比赛中。视觉中国 图
“队里很多人我都认识,比如戈伟,他是我十三中的师弟,比我小两届;董松,现在淮安队的主教练,他退役后,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还在一个业余队里踢过球……”这样的过往让范杰逊报道起苏超来多了不少便利,范杰逊自己也觉得更有责任报道好苏超。
“可能因为我和他们比较熟悉,更能从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写出一些他们的故事。”除了撰稿之外,他还做了一档名为“苏超大白话”的播客节目,第一期请到的嘉宾是扬子晚报的资深足球记者张昊,第二期的嘉宾是南京队的队员韩奇臻,这位00后小将曾经留洋西班牙。
范杰逊表示,自己希望能够讲述更多苏超背后的故事,“张昊跟江苏队超过20年,有很多干货,他更清楚苏超为什么能火起来,结果第一期的效果就非常好,这让我更有信心把节目做下去。”
之后“苏超大白话”成为许许多多听众的心头好。有一次做节目,范杰逊干脆把现场搬进了南京大学,边做节目边和高校的同学、老师们一起交流。南大的老师也坦言,过去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一直教同学们在新闻报道中如何紧跟热点,苏超成了身边最鲜活的案例。
范杰逊的球场英姿。
如果苏超早些年举办,我也可以去踢
苏超为什么火,为什么能够和大众形成强烈的共鸣?
范杰逊认为原因有很多,而其中很重要一点在于,苏超讲述的是平凡人的故事,和大众具有接近性。
“这里的每个人其实都是普通人,球员们本身也不是什么大牌,和大众的互动性很好。特别是在江苏已经没有顶级联赛球队后,球迷在(中超)赛事的凝聚力上可能会有些疏远,相反看起苏超来代入感就很强。”
范杰逊套用了当下一句金句——这里的比赛很纯粹。说得更直接一点,从球员到球迷都在全情投入。范杰逊做节目时曾经采访过一名专攻运动员康复保障的医生,谈到苏超中很多球员出现抽筋倒地的情况,这名医生认为,过去缺乏系统的体能训练,球员们身体都达到了极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苏超的球员确实很拼。
相应的,观众也给了球员们最高的礼遇,范杰逊直言:“像南京奥体持续坐进超6万名观众,可以说排面拉满了,以前江苏队踢亚冠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比不上现在的苏超。很多业余球员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山呼海啸的氛围,都和我说,‘上去后,脑子都是一片空白,就是去拼每一个球’。”
学生时代的范杰逊(左一)曾经以队长身份代表南京市队赢得过省运会的冠军。
说起来范杰逊还有些遗憾,“当年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一起踢省运会的那批球员就很适合苏超,如果苏超早些年举办,我也可以上场去踢呀。”
按照范杰逊的描述,当时他们那拨人算是体教融合,平时在学校上学,课余进行足球训练,省运会结束后没有比赛任务了,他就选择了另一条路,主攻文化课直到考上大学。时至今日,能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到苏超中,范杰逊也挺欣慰。
苏超的大火除了网民自发的造梗参与外,媒体的宣传报道亦是关键。 在范杰逊看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华日报社在省内每个城市都有分社,苏超成了一个最好的战场,江苏文旅一直很强,但之前没有类似淄博烧烤这样的爆点,这一回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为媒体人,是能切身体会到流量带来的这种兴奋度, 而新华日报十三个分社一起联动的模式,在范杰逊看来,过往的大型赛事报道中也颇为罕见。
连续数月的报道,很多细节和故事给范杰逊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苏超,大家都知道了南通珂缔缘拖鞋厂,通过范杰逊的笔触,也挖掘出了一个位于苏州张家港的贝贝橡胶厂。当年橡胶厂举办的“贝贝杯”全国青少年足球赛影响深远,范志毅、杨晨、孙继海等很多日后的国脚都参加过该项赛事,“贝贝杯”的长年举办有效支撑了张家港和苏州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也在为如今的苏超输送人才。
范杰逊认为,苏超将江苏的城市文化与形象做了很好地展示,更强化了江苏人的概念。
苏超让每个江苏人感到自豪
苏超踢的是情绪,踢的也是文化。如果说当初“十三太保”这个梗会让外界加深散装江苏的印象,但通过赛事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真正看到的是江苏各地球迷之间的其乐融融。
球迷为主队加油不遗余力,但彼此间的关系却非常融洽,少了过往比赛中球迷的那种针锋相对,每场比赛后球迷们自发收拾现场垃圾则成为苏超的一段佳话。
苏超每场赛后,球迷都会自发收拾垃圾。视觉中国 图
对此,范杰逊表示,“相较于竞技体育,苏超更是一个文旅项目,是一个相互展示城市文化的平台,大家代表的是背后的城市,球迷们不会为自己的城市抹黑。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最终强化的也是江苏人的概念,苏超办得好,每一个江苏人都会感到自豪,关于这一点,大家是有强烈认同的。”
苏超各队都爱玩抽象,但常州队无疑是玩得最洒脱的。视觉中国 图
范杰逊懂球,但更愿意从文化角度来解析眼下的苏超,解析苏超为什么能够成功。
“就拿玩梗来说,其中的一些内容源头,也是省内不同城市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伤疤,但以自我调侃、插科打诨这种松弛的方式来对待,其实是一种消解,就好比苏南经济强,但在苏超的赛场上,他们又比较弱,通过足球一下子将苏南苏北某些方面的差距拉平了……整体而言,借助苏超,是把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江苏的城市文化和整体形象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推广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