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念念不忘网作者:风中的歌208
争议反复出现,反映出预制菜行业存在很多模糊地带亟待厘清。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众说纷纭,当务之急是加快标准的明细化和合理化。
连锁餐饮集团“西贝”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近日,罗永浩发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用预制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回应要走法律程序,起诉罗永浩。
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一方说都是预制菜,一方则辩称没有,消费者不掌握真实情况,无从判断。罗永浩作为一名消费者有投诉的权利,西贝自然也有维护自己声誉的权利。
这已经不是餐饮企业第一次面对预制菜的质疑了,之前多家品牌连锁餐饮企业也面临过同样的质疑。这样的争议还要持续多久?争议反复出现,反映出预制菜行业存在很多模糊地带亟待厘清。让法规、商家、消费者在同一层面上形成共识,才能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也让大家可以在同一认知层面上作出是非判断。其实,争议也是一次推动各方努力、将模糊地带厘清的机会。
首先是标准缺位的问题要解决。如今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仍是众说纷纭,而国家层面的预制菜标准体系还在制定当中。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通知》对预制菜的定义显然和普罗大众的认知有差异,比如在普通消费者眼中,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出来的都是预制菜,而在《通知》里,预制菜是指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中央厨房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或成品菜肴也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这种差异导致大家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经过舆论场放大以后,演变为鸡同鸭讲式的争议。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快细化标准,统一认知,让消费者心里有底,商家也能遵照法规不折不扣地实施,合规经营。如今,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好事。
其次,督促企业经营要公开透明。不管法律最终如何裁定,要求预制菜“亮明身份”的诉求,符合大家的共同心声。国家也鼓励企业开诚布公,《通知》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一点上是非常明确的。预制菜不是不能吃,而是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吃。是否新鲜上市、手工制造、现炒现制,这些都是菜品价格的组成部分,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在点餐的同时,也是在默认这些已经成为行业惯例的做法。打破惯例,自然要有所说明,否则有违契约精神。一些企业试图掩盖真相,模糊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其实是在浑水摸鱼,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大家也不必谈预制菜色变。预制菜在今天这么一个大流量、快节奏的社会中,自有其存在的价值。预制菜并非低劣的代名词,管理到位,它也可以是安全、可靠与美味的代名词。(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