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阳:匠心点亮数学教育之光
孟庆阳,蓟州区第六小学数学教师,刚刚获得全国“最美教师”称号。年扎根乡村教育一线,把数学课变成传递社会责任感与人生价值观的“有光”课堂。
9日,教师节当天,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天津市蓟州区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孟庆阳名列其中。他从年,积极探索以“数”育人,倡导“润悟教学”,将数学教育与思想引领有机融合,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备受尊重的全国模范教师。
1999年,孟庆阳踏上蓟州区的讲台。初出茅庐的他,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和一群天真调皮的孩子,一度手足无措。“当时我们入校个老师,其𱑟人都顺利过关,只有我被狠狠批评了一顿。教态、教学设计,都不符合当老师的基本条件。”孟庆阳回忆说。
为了尽快提升教学本领,白天,他向老教师和校领导虚心请教,晚上回到宿舍,他对着数学名师教学的录像带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学校一楼大厅的镜子前反复模仿名师讲课的动作、语言。
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同样一堂课有没有更好的思路去讲?以前讲课靠模仿名师,现在能否有更多原创的内容,使其更具特色?孟庆阳开始更加深入的学习课标,翻阅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书籍,因为一个教学灵感,他放下饭碗就冲进食堂和学生讨论;为了打磨一节好课,他在同一个年级七个班级轮流试讲,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正是这份近乎执拗的坚持,让他的课堂逐渐有了温度、深度和广度。
在《认识百分数》的课堂上他引导学生站在病人家属和医生两个视角,审视“手术成功.99%”背后的意义,帮学生领悟数学本质的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在《位置与方向》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式讲述王二小如何引敌人进入包围圈,将民族精神寓于数学教学之中;在《三角形的认识》课堂上,他让孩子们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的优势所在,也进一步引导孩子看到其他图形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引申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天生我材必有用……
孟庆阳的点滴付出慢慢结出了硕果,年开始,他多次在全国和天津市教学大赛中获得殊荣,实现了市级到国家级赛事一等奖的超级“大满贯”。
2016年,孟庆阳成立工作室,用多年实践经验帮助更多年轻老师快速成长。2023年,“孟庆阳名师工作室”获得教育部授牌。截至目前,孟庆阳工作室已培养市、区级骨干教多人,开展示范课、讲座、培训百余场,受益教师万人次。除了本地,孟庆阳还连续多年参加东西部教师帮扶活动,通过赴当地授课、网课等形式多次为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做公益讲座。
26年的教学经历,孟庆阳把数学课变成“有光”课堂,也让自己成为一束照亮讲台、照亮学生未来的“教师之光”。他说:“我要为我们区各个乡镇培养更多数学种子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为家乡的教育做点事情。”
(天津工人报记者金静 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