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开演唱会被投诉,“一次吸毒 终身禁演”的红线应更明晰

极目新闻评论员 纪平
艺人苏永康将月初在浙江温州举办演唱会,因其曾有涉毒历史,有网友向温州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9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确实接到过关于苏永康演唱会的相关反映,苏永康演唱会的报批资料是合规的,是省厅层面审批的。售票平台大麦网客服人员回应称,本场演唱会还处在预售当中,不清楚涉及演出的其他情况。
苏永康温州演唱会信息(截图自票务网站)
2002年,苏永康在酒吧因涉毒被捕,之后入狱被强制勒 天,是有据可查的“涉毒艺人”。涉毒艺人是否能够复出的问题,此前社会已有多次讨论,此前,也有诸如孙兴、含笑、宋冬野等涉毒艺人,试图以各种方式重返公众视野,却无一例外遭遇网友的强烈抵制。
尽管法律并未明文禁止涉毒艺人复出,但涉毒行为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民众深恶痛绝,早已成为演艺行业绝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对涉毒艺人适用“终身禁业”“永久抵制”等从业禁止措施,斩断涉毒艺人复出的利益链条,不仅是社会共识,更是维护正确价值导向、净化演艺行业环境,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影响的必要之举。
苏永康涉毒事件虽发生在中国台湾地区,但此次演出计划在大陆地区上演,就必须尊重中国大陆的规则与公众情感。涉毒艺人公开演出,不仅是对缉毒警察牺牲的亵渎,更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如果说艺人涉毒,过个几年就能轻易复出,继续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掌声和喝彩,无疑会传递“吸毒没什么大事”“戒毒很容易”等错误信号,误导年轻人对毒品的认知,甚至引发效仿。这种不良影响,远非一场演唱会的经济收益所能弥补。
当前,对涉毒艺人商演行为的监管,并未形成严密的链条。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除前置性审批外,相关执法部门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对涉毒艺人演出进行限制或处罚,只能依赖行业内的联合抵制。然而,这种抵制往往也缺乏强制力,难以形成有效震慑。苏永康演唱会的审批通过,便是一个明证。当地文旅部门在审批时,是否充分考虑了涉毒艺人的社会影响?是否预见到可能引发的公众不满?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为何总是有涉毒艺人不死心,屡屡在复出的边缘试探?一方面,一些涉毒艺人事发时间久远,属于陈年旧事,商演邀请方、审批人员可能并不知晓艺人涉毒背景;另一方面,国内尚未建立统一的劣迹艺人信息查询名录,导致相关信息透明度不足。更关键的是,目前对涉毒艺人的从业限制仍主要依赖行业自律规范或部分地方性法规,缺乏全国统一、强制性的法律依据,导致执行标准不一、处罚力度不足。
因此,不但此次演唱会所涉地区,应重新审视这一审批决定,更需从制度层面筑牢防线,推动“一次吸毒,终身禁演”从舆论共识转化为明确的行为红线,行业协会应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劣迹艺人名录并向社会公开,确保演出审批机构、主办方及平台可查询核验;同时,呼吁全国性的统一规定出台,明确禁止涉毒艺人从事台前演出、网络直播等公众曝光类工作,对违规邀请的商家和实施复出行为的艺人依法予以处罚,形成有效震慑,倡导风清气正。
拒绝涉毒艺人复出,并不是剥夺他们改过自新、回归生活的机会,而是杜绝他们在犯下严重错误后,依然依靠光环和流量获得利益,形成不良影响。只有规则明确并严格执行,各个环节都监督到位,才能彻底打消涉毒艺人的复出幻想,守护好演艺行业的清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