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风流母亲:44岁出嫁,带女儿住寺庙,82岁少年恋爱
作者:小骏055733 来源:马鞍山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15评论数:
世人都知武则天晚年风流,男宠不断。殊不知,她的母亲杨氏丝毫都不逊色,也是实打实被历史盖棺定论过的“贵妇大女主”,82岁仍旧我行我素谈恋爱。结果,那少年欺凌武则天的小女儿,武则天还得忍气吞声直至母亲去世。
一、44岁才出嫁的贵女:惊动帝年,长安城里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婚礼,百姓们纷纷议论:“怎么这么一大把年纪才嫁人,肯定长得丑!”“嫁过去之后,肯定没有生育能力了,谁家这么惨!”新娘杨氏在盖头下,听着这些不堪入目的评价,丝毫不为所动。这桩婚事,本就不是奔着传宗接代去的,而是一场政治交易。杨氏出身隋朝宗室,父亲杨达和隋炀帝也沾亲带故,自小就过得非常富裕,喜爱佛教。后来,杨达死在了战场上,又碰上时局动荡,婚事便耽误了几年。当时的杨氏心想,既然耽搁了,那便一直单身好了,嫁人也未必舒坦。可到岁,别人要当奶奶的年纪,李渊和桂阳公主突然冒了出来,声称要联手做媒,给杨氏许配一位好人家。
这所谓的好人家,便是刚刚丧妻不久的武士彟,也就是武则天后来的父亲。武士彟原本是做木材生意的,在李渊建国的过程中,力挺他,算得开国功臣。在《册府元龟》的记载中,那会的武士彟工作太勤勉,儿子夭折、老婆死了还在勤恳工作:“此人忠节有余,去年儿夭,今日妇亡,相去非遥,未常言及,遗身殉国,举无与比!”于是,李渊决定好好嘉奖他,就给他找了个隋朝贵女当续弦。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杨氏心知肚明,这是一桩政治婚姻,她是李渊用来讨好功臣们的工具。但与此同时,这也是她改命的机会。
连年,她每年都有生育,接连有𱄿个女儿,实打实地证明了自己的生育能力,也在武家站稳了脚跟。当然,在不少传说中,杨氏的二女儿武则天的出生,并非自然受孕,而是杨氏泊舟江潭,感龙交受孕。为此,李商隐还写下了《利州江潭作》:“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不过,不管怎么样,杨氏有𱄿个孩子,也算是完成了那个时代女人该有的任务。自此之后,她便放飞自我,开始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行为。
二、送女入宫:一朝赌赢她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佛堂”搬进卧房,每天清晨诵读《金刚经》,丝毫不理会丈夫武士彟。丈夫如何,与我无关,我只一心爱青灯古佛。她干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经常带个女儿,去感业寺小住。在当时,女人,不管是出嫁的还是未出嫁的,和寺庙、和尚沾上边,总是不太吉利。可杨氏才不管这么多,她已经厌倦了传统的“三从四德”。与其让女儿把三从四德刻入骨子里,不如让她们知道“人定胜天”“众生平等”、可不久之后,噩耗传来,丈夫武士彟去世了。按照当时唐朝的规矩,丈夫去世后,家里的财产是由儿子掌管的,女儿在出嫁时还可以分到一些嫁妆。因为这个规矩,家里的掌权人变成了武士彟和前妻生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他们对杨氏以及杨氏生个女儿,十分不客气。
而武氏族人,可展现出了十分地刻薄,全部偏向武士彟的儿子。杨氏个女儿的生活,一下子就全部坠入谷底。从高干子弟,成为被人欺凌的弱小。于是,杨氏便开始想办法,那个时候,女儿家最好的资本就是“美貌”。杨氏,在短暂的时间里,个女儿的婚事都解决了。其中,在最漂亮的二女儿武则天身上,杨氏花了最多的心思。她主动找到了和自己沾亲带故的杨妃,希望能够把武则天送进宫。历史对这段的记载非常有意思,只记载了“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取自《旧唐书》)言下之意,李世民是听说了武则天的美貌,把她召进了宫中。那么,是听谁说的呢?天底下长得好看的女人那么多,怎么偏就“武则天长得美”这件事情被李世民听到了呢?这里面肯定有设计。只不过,李世民是个人精,也不介意后宫多个美女。
送武则天入宫的时候,杨氏哭得泣不成声,她知道这是一场豪赌,一入宫门九死一生。可只要有生机,那就是一飞冲天。事实证明,杨氏的眼光没有错,她赌对了。武则天不仅一飞冲天,深得年代帝王宠爱,还直接成了唐高宗的皇后,能直接处理朝政的皇后。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之后,杨氏也接连得到了册封,代国夫人、卫国夫人、荣国夫人……得到册封后,杨氏便开始宴请当初欺负他们母女的武元庆、武元爽,饭桌上杨氏直接问:“颇忆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即,你们还记得过去的事情么?)这两兄弟也都不是个省油的灯,一点面子不给杨氏:“我们很幸运,都是功臣子弟。哪里想到因为皇后的缘故,不得不蒙受皇恩,被破格提拔,我们诚惶诚恐,寝食不安,很怕出什么事儿,并不觉得有多么荣耀。”一句话,让杨氏变了脸色。不久之后,武则天就主动找到唐高宗,声称要做表率,不能让外戚干政,把自己的两个哥哥赶到偏远地方去做官。最后,这两人都悄无声息地死了。
三、80多岁,仍敢追逐欲望处理完欺负自己的人之后,杨氏就开始安享晚年了。如果你以为,她的晚年就像普通老太太一样含饴弄孙,那就大错特错了。671年,82岁的杨氏突然下令要扩建花园。工匠们正在施工,却远远地看见,一个俊美的少年郎争扶着杨氏散步,两人举止暧昧。后来,人们才得知,这岁的少年郎竟然是杨氏长女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从关系上看,他们是外婆和亲外孙。谁都知道这关系太禁忌了,但谁也不敢说。对这位少年郎,杨氏十分纵容,《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贺兰敏之)烝于荣国,挟所爱,佻横多过失。”一个“烝”字,格外不堪。
而更不堪的是,杨氏对这个少年郎的纵容。他强占准太子妃,杨氏睁一只眼闭只眼;他贪污修佛寺的钱,杨氏也假装没看见……最过分一次,少年郎试图对武则岁的女儿太平公主下手,最后让一个宫女截胡,吓得宫女上了吊。这几件事情之后,武则天便对少年郎有了杀意,只是碍于杨氏的喜爱,迟迟没动手。那个时候的杨氏,几乎是武则天身边最能靠得住的亲人了,两人早就母女一体。武则天的亲妹妹已死,亲姐姐韩国夫人爬山了唐高宗的床……唯有母亲,还是那个吃斋念佛的母亲。在这张畅快、自由的环境下,杨氏度过了晚年,一直岁才去世。就在杨氏去世后的第二年 ,武则天就找了个理由杀掉了贺兰敏之。
此后在任何场合,武则天从未对母亲晚年的行为,做出任何负面评价。反而,她还追封母亲为孝明高皇后,葬在了顺陵。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帝,也开始公开地拥有了自己的男宠。她无惧人言,也从来不在乎朝堂之上的指责。有人说,这是因为唐朝兼容并包、风气开放。但我想,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这对母女,哪怕是身在满清时期,也会拥有追逐欲望的勇气。所谓“离经叛道”四个字,不过是庸人的无能与诋毁。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