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读书三余网作者:詹韦连线118
作为全球最大的羽绒生产国与出口国,中国每年产出的羽绒量占全球总量的 70% 以上,然而在高端鹅绒领域,长期存在的 “产地偏见” 却让本土优质资源陷入 “酒香巷深” 的困境。“欧洲绒比中国绒好”“产地等同于品质” 的固有认知,使得国际品牌长期垄断全球高端鹅绒市场,中国本土鹅绒即便在蓬松度、洁净度等核心指标上达到顶级水准,也难以摆脱 “中低端原料供应商” 的标签。
这一行业困境,在 2025 年比音勒芬鹅绒系列新品发布会上被彻底打破。近日,国内高端服饰品牌比音勒芬选择在新疆赛里木湖畔举办 2025 鹅绒系列首发活动,将新疆鹅绒作为核心原料推向公众视野。想象一下,湛蓝的湖水映着远处的雪山,模特身上的户外羽绒服轻盈得像裹了团云,而撑起这件衣服“保暖力”的核心,正是此前很少被关注的新疆鹅绒。这场发布会没搞太多花哨的噱头,就凭着一句 “中国产地、世界品质”,直接向“进口才是高端”的老观念叫板。
为让消费者深入了解新疆鹅绒的品质实力,比音勒芬特别携手《中国国家地理》开启 “新疆鹅绒溯源计划”。活动现场放的纪录片里,通过实地拍摄的纪录片与科考数据,活动现场直观呈现了新疆鹅绒的优质基因: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白鹅生长周期长达250天以上,至长可达360天,这种漫长的生长周期产出的大朵鹅绒,使得每0.1g绒<200朵,有效锁住热量,减少钻绒风险,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耐用性和舒适度;同时,天山雪水灌溉的优质牧草与纯净的空气环境,让鹅群远离污染,所产羽绒的洁净度远超国际标准。
在鹅绒的工艺打磨上,比音勒芬用一道道“超标准”工序死磕品质。就拿清洗来说,行业里常规水洗次数早已固定,比音勒芬却足足做够12次精益水洗,把绒朵里藏着的油脂、杂质一点点洗干净;洗完后不急于烘干,而是用 1200 秒的风冷技术慢慢除尘,单这两项耗时,就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分拣环节更不含糊,智能分拣设备能精准筛选出绒朵饱满的原料,最终让鹅绒的蓬松度稳稳达到 800FP 以上 —— 要知道,这个数值在高端鹅绒里已是佼佼者。更让人惊喜的是清洁度,国际高端鹅绒的清洁度标准通常在 1000-1200mm,而比音勒芬用的新疆鹅绒,清洁度直接突破 1500mm。
也正是靠着 “更蓬松、更纯净、更大朵、更稀缺” 这四大优势,比音勒芬的鹅绒系列不仅跳出了常规品质框架,更重新定义了全球鹅绒品类的价值高度。以前藏在新疆牧场里的 “东方宝藏”,这下终于凭着实打实的工艺与品质,被世界看到了它的真正实力。
“过去消费者提起高端鹅绒,首先想到的是匈牙利、波兰等欧洲产地,但新疆的自然条件与养殖技术,完全有能力产出世界级的优质鹅绒。” 比音勒芬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从 2025 年起,品牌将开启 “新疆鹅绒计划”,未来高端鹅绒系列将持续采用新疆鹅绒作为核心原料。同时联合《中国国家地理》继续挖掘更多东方“宝藏”,为消费者创造更多高品质、高品位美好生活。
在业内人看来,比音勒芬这次推出新疆鹅绒系列,不只是出了款新产品,更像是给中国高端鹅绒产业打了针“强心剂”。长期以来,中国羽绒产业面临 “大而不强” 、“有好原料却没话语权”的问题,大量优质原料以低价出口后,经国际品牌加工包装,又以数倍价格回流国内市场。而比音勒芬通过深度挖掘本土产地优势、联合权威机构背书、打造完整产业链,为中国高端鹅绒建立了“产地自信”与“品质自信”的之路。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下,国内消费者对“国潮”、“本土高端”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在比音勒芬等品牌的推动下,新疆鹅绒正逐渐成为具有独立品牌价值的“中国名片”。 未来 “中国绒” 或将与 “欧洲绒” 站在同一赛道,共同定义全球高端鹅绒的品质标准。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